当前位置:啃书网>玄幻>红楼从庶子开始> 第610章 红夷大炮到货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10章 红夷大炮到货(1 / 2)

乾盛九年正月初六晚上,贾环提前拜别了贾母和贾政等人,又分别与钗黛诸女辞行,第二日一早便出发,匆匆赶往山海关,除了负责护送的铁牛、金宝和沐野三人,曼达琳也女扮男装一同前往。只见这洋婢头上束着男式的发髻,齐眉勒着一根红色抹额,背着当初在金陵打造的第一杆燧发步枪,端的是精神抖擞,雌姿英发。

正月初八下午,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山海关,虽然天气还十分寒冷,但孙承宗已经开始安排护送难民出关重返家园了。

站在山海关关城的城头上东望,但见携家带口的辽人源源不断地涌出关,沿着傍海道一路东行,延绵数十里,一眼看不到尽头。

看着那些在寒风中瑟缩前行的辽民百姓,贾环禁不住对着旁边的孙承宗道:“老师,这个时候让百姓出关,会不会太早了些?其实等下个月天气回暖一些再出关也不迟。”

孙承宗摇头道:“不早了,当初熊廷百入关前坚壁清野,把大部份堡垒和房屋都已拆毁,必须得重新修缮,还有关外的屯田也荒废了半年,得提前翻垄整墒,否则必赶不及在三月初春耕播种,春小麦是辽西辽东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,一年只长一茬,若错过了农时,这一年都将颗粒无收。”

贾环皱起剑眉道:“既然如此,那后勤补给也应跟上才是,咋还有赤足和以树叶蔽体的百姓?教他们如何御寒赶路?只怕半路上就得冻病冻死不少人了。”

孙承宗看了贾环一眼,苦笑道:“为师倒是想给百姓们每人发一套棉衣和棉靴御寒,奈何处处捉襟见肘,如今得首先保障前线将士的需求。”

贾环闻言沉默了,这些年来,大晋在辽东屡战屡败,不仅丢了整个辽东,辽西也丢了一半,最肥沃的辽河平原尽入女真人之手,士兵死伤数十万人,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。

别的且不说,光是熊廷百这次放弃宁远城,将辽西几十万百姓迁入关,损失便是百万两级别的,因为当初打造辽西防线便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,如今要重建,少说也得花上百万两,再加上前线军队的各项开支,这一年下来够国库财政喝一壶了,偏生不久前,大晋国内又经历了一场政变,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
孙承宗伸手按住贾环的肩头,语重深长地道:“子明能够体恤百姓,为师十分欣慰,但事情有轻重缓急,好钢得用刀刃上,当务之急是宁远城,只有宁远守住了,辽西的百姓才能安稳地重建家园,咱们重新打造关宁防线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,所以,子明肩头上的担子可不轻啊!”

孙承宗说着又往关外那长长的辽民百姓队伍一指,沉声道:“宁远的的安危,不仅关乎这些辽民百姓的性命,而且关乎山海关、关乎京城、甚至关乎整个大晋江山存亡。

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这是我叠翠书院的规训,也是我辈读书人义无反顾,一往无前的信念所在。子明啊,如今宁远城就在你手里!”

贾环只觉肩上沉甸甸的,胸中禁不住热血上涌,郑重地道:“经略大人放心,只要我贾环一息尚存,必不容建奴东进一步。”

孙承宗微笑道:“为师相信你有这个能为,去吧,年轻人血气方刚,但万勿耽于女色。”

贾环俊脸难得微红,拱手道:“学生谨遵老师教悔。”然后便带着曼达琳等人走下城头。

洋婢小嘴撇了撇,也不知在小声蛐蛐什么。

且说贾环等人下了城头,立即上马出关,往宁远城方向驰去,中途休息时,正好遇到一家子辽民也在附近歇脚,冻得挤在一起瑟瑟发抖。

贾环让沐野从包袱里取了两件厚衣和一双新靴子送给这一家子御寒。这一家人惊喜得像遇上了活菩萨一般,跪倒便不停地拜。

贾环忙扶起道:“起来吧,你们是哪里人?”

“草民家住宁远石壕寨。”为首的中年汉子恭敬地答道,又好奇地看了一眼金发碧眼的曼达琳,问道:“听公子的口音不像是关外人,不知如何称呼,如今关外并不太平,若无紧要事,最好还是赶紧回头吧。”

贾环穿着便服,生得细嫩肉的,而漫达琳虽然女扮男装,但还是一眼便认得出是个女的,所以这汉子误以为贾环是哪家的富公子,带着美婢出关游玩寻刺激呢。

贾环微笑道:“谢大叔提醒,叫我环三爷就好,巧得很,我这次也是到宁远去。对了,天气这么冷,大叔一家为何不等暖和些再出关?”

中年汉子摇头道:“等不得!等不得!”

“为何?可是官兵强迫你们?”

中年汉子笑道:“那倒没有,只是惦记家里的二十亩地,经略大人说了,只要回到原籍,每丁再分二十亩地,而且免税三年,嘿嘿,若回去迟了,肥田都让人家占了,剩下那些瘦田不划算,所以我们一家子便打算早点回去,早点拿到地翻垄整理,正好赶上春耕。对了,听说官府还提供耕牛、农具和麦种,多好哇!现在唯一担心的是建奴会打过来。”

贾环闻言哈哈笑道:“建奴来了自有军队应付,大叔尽管放心耕种,年头的雪下得那么大,今年保准大丰收,预祝大叔一家大仓满小仓流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啃书网